>> 分 类 导 航 |
|
 |
>> 超 级 搜 索 |
|
 |
>> 热 点 新 闻 |
|
 |
|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双击滚屏] |
合同欺诈的手段有哪些? |
发表日期: 2012/10/17 11:10:24 阅读次数: 5744 查看权限: 普通新闻 |
1、用价格欺诈手段,诱使买方购买自己的产品. 所谓价格欺诈,是指在价格的确定上,采用不真实的手段,使买方在不知购买标的物与其价格是否想一致的情况下实施了买卖行为,或是制造假象,让买方以为自己以最优惠的价格而趋之购物的,价格欺诈行为是在买卖合同中卖方常采用的一种欺诈手段,虽然并不神秘,但却常得逞。 2、买方隐瞒真实情况,牟取买卖暴利 3、虚开支票、套取货物,争取资金的周转时间。 4、利用买方对卖方的信任,预收货款、以获周转资金。 预收货款,以解资金周转之困是买卖合同中卖方经常采用的欺诈手段。欺诈行为人通过这一方法获得一部分资金,以解资金周转之困。对于买卖合同的付款方式和日期,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确定,买方可以在收货后即时付款,卖方也可在收取价款后立即交付货物。有的买卖合同双方约定,在签定合同后付款、而付款又距离交货日期有一定的时间,这是基于以下两种原因:第一,是买方所需货物是紧俏的,不容易生产的而只为买方供货的;第二,是买方出于对卖方履约能力的深信不疑。 5、 利用合同形式的不规范,交付质量不合格产品,以次充好、不平等地获得买方的价款。 买卖合同欺诈许多发生于不规范合同中,尤其是口头合同,更容易发生欺诈纠纷,这是因为口头合同不可能对双方的具体权利义务有明确的约定,也不可能对合同标的物的验收、质量标准约定的更完善,而在纠纷发生后却又难以根据合同约定来确定当事人的责任,这就给欺诈行为人的得逞提供了机会。欺诈行为人要么是利用口头合同对标的物质量规定的不细,将次品冒充等级高的产品交付给买方进而逃避质量担保责任,或是交付并非买方期望所购之物而获得买方之价金,导致买方的利益受损。 |
|
上一篇:合同违约赔偿损失原则 下一篇:房屋质量纠纷如何处理才最好? |
 | 【公共评论】[目前共有0条评论] |  |
|